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。家里地多,本是好事,可李玉芳卻高興不起來。 李玉芳家住遼寧省彰武縣四合城鎮三官村。1997年農村土地二輪延包,由于家里添了小孩,她家還多分了一口人的地,共分得28畝,“剛分到地的時候,別提多高興了?!?/p> 不過,增地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。因為這些地被分成20個小塊,大小不一,散布在村子各個角落。耕種起來,甭提有多費勁。 “最小的一塊就三條壟,耕種用牲口,收割靠鐮刀,旱天澆不上,每年收種全家人上陣都忙不過來?!崩钣穹家矡o奈,都講發展現代農業,種地收割啥機器都有,可就是用不上。 李玉芳的無奈并非個別現象,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有答案:“積極引導農民在自愿基礎上,通過村組內互換并地等方式,實現按戶連片耕種?!?/p> 2018年1月,三官村開展互換并地。李玉芳家的20塊地被整合成4塊,大塊種玉米,小塊種花生?!案N全用上了機器,這不最近有點旱,我還用上了能覆蓋幾十米的噴槍,旱澇保收?!钡乩镉衩组L勢正旺,李玉芳樂不可支。 在彰武縣,互換并地已全面推開。作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,彰武縣自2017年初起,在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基礎上,探索“三不變一變”的互換并地路徑:不變的是土地所有權、農戶承包地面積、30年承包期;變的是多塊地并一塊,零散并整塊。 截至目前,彰武縣累計完成并地面積97萬畝,44.2萬塊地被合并成12.4萬塊,涉及5.4萬戶、19.6萬人。 起 點 “地也確權了,可就是太分散,啥時候能往一起歸攏歸攏” 去年秋天,前福興地鎮徐家村黨支部書記馮景財幾乎天天都有接待任務。 “有村民自發來打聽情況的,也有其他鄉鎮村屯組團來參觀學習的?!瘪T景財說,因為春夏連旱,彰武縣好多村都歉收,但徐家村有3個村民組的550公頃土地大獲豐收。 秘訣,就是互換并地。2017年初,西域佳、徐家、西于家3個村民組完成互換并地。耕種、澆水、收割,都跟從前大不一樣。 “買種子、化肥、農藥,村民還能聯合起來,直接跟供貨商談價格,用機械耕地播種也都能壓價了?!贝迕駞涡×列χf。 馮景財也算過賬,每公頃可以增收3000元、節省成本1000余元。 這下,其他幾個村民組的組長坐不住了,火急火燎地來找馮景財?!摆s緊給我們也主持一下,歸攏歸攏?!?/p> 其實,當初沒有全村互換并地,也是因為有顧慮。 最先有這想法的,是西域佳村民組的村民。2016年12月的一天,村民齊寶玉和5名村民代表,一大早就來找馮景財。之前,他們已經來了兩趟?!霸圻@地也確權了,可就是太分散,啥時候能往一起歸攏歸攏。你就看這秋收,我讓收割機跟著我滿村跑,不多給人家路費都沒人干?!?/p> 每次聽說要動地,馮景財都心頭一緊,“在咱農村,土地就是命根子,要是因為這產生糾紛,老百姓敢跟你拼命?!?/p> 這邊安撫完村民,馮景財騎上自行車就到了鎮上,探探鎮黨委書記張斌的口風?!皬垥?,老百姓找我好幾回了,說是咱這地太分散,不好種,能不能擱一起湊湊,咱鎮上能不能同意?” “村民為了好種地,用一畝半地換鄰居的一畝地,這情況確實有。群眾有需求可以理解,但有沒有政策依據?是否違反法律?如果大規模推進,出點事咋整?”張斌提出一系列疑問。 翻閱農村土地承包法以及《遼寧省農村集體資產條例》,上網搜索相關內容,跟當律師的同學打電話咨詢,張斌想了不少辦法。 “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提出: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,鼓勵和引導農戶自愿互換承包地塊實現連片耕種?!睂φ罩醒胝呔?,張斌琢磨了一晚上,“我們搞土地歸大塊,土地的所有權和承包權沒變,變的是經營權,不違背中央政策,也不違反土地承包法。地塊間的流轉也是一種流轉形式,關鍵是要遵循中央政策和法律法規,堅持村民自愿的原則?!?/p> 接到張斌電話,馮景財第二天一早就召集村兩委成員和村民小組長開會,下午又擴大為全體村民大會?!澳膫€組同意就推進,不搞一刀切?!?/p> 試點見了成效,張斌和馮景財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。除了解決村民種地不便難題,互換并地還帶來意外之喜:徐家村收回被占用的集體土地4000多畝,去年流轉后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。 燎 原 “敢拍胸脯,背后是有村民給咱撐腰呢” 徐家村的變化,引起了縣委書記劉江義的關注。不聽匯報、不打招呼,他拉上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常東旭,直奔田間地頭。 “我就是想看看效果,聽聽老百姓對這事到底咋看?!眲⒔x說。 眼見為實,劉江義心里有了底。2017年11月22日,彰武縣出臺政策指導方案:互換并地必須嚴格按照中央政策精神和農村土地承包法、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,每個鄉鎮選擇1到2個村試點,明確了六項原則:農戶自愿、因地制宜、促進生產、依法依規、手續齊全、公平公開公正,確定了基本流程。 縣委和縣政府4位領導各自分包1個片區、6個鄉鎮,24位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分包1個鄉鎮,縣農發局牽頭,各鄉鎮、村、組及相關部門各司其職。 孫長友,彰武縣農辦主任,同時也是互換并地第二督導組組長?!叭h有4個督導組,每組由4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干部組成。我們有‘五包’:包業務指導,包矛盾調處,包工作進度,包整體質量,包社會穩定?!?/p> 一些群眾的積極性之高,出乎不少干部的意料。 大德鎮韓家村,村民自發在地頭立起的一塊“互換并地黨群同心示范田”紀念碑,引起了記者的注意?!罢f起來還挺不好意思的,我本想開個村民代表大會,用民意來否決互換并地,因為在農村動地很棘手?!贝蟮骆傸h委書記段文剛坦言。 “去年11月26日,各村村兩委成員、村民代表400多人,還有一些來鎮里辦事的群眾也站在走廊過道里聽,會議從下午3點一直開到晚上9點多?!比屎痛妩h支部書記王勇說。 “會議剛開始,來虎村的王金茹書記就主動請纓做試點?!边@讓段文剛有些意外。 “在段書記面前敢拍胸脯,背后是有村民給咱撐腰呢?!蓖踅鹑愀嬖V記者。 “我們書記說的沒錯,每年播種的時候,我都得打上幾十個電話?!眮砘⒋宕迕翊睚R東光也在會上發了言。 每年春播,齊東光不是先下地干活,而是忙著在家打電話。老齊家6口人,地卻有17塊,最小的只有一條壟。每塊地種什么,老齊定不了。因為怕引起鄰里糾紛,他要跟34個地鄰至少通一次電話。問清別人家種啥,他就在小本子上寫上自己這塊地也種啥?!拔乙欠N了玉米,人家種了花生,可能就要擋光,影響人家通風,這就容易引起糾紛。商量到最后,往往是大家都種了玉米?!?/p> “群眾有呼聲,黨委和政府就要有回應?!倍挝膭傉f,有法依法、無法依規、無規依民?!懊總€村必須有2/3的村民簽字同意,并留下影像資料?!?/p> 截至目前,彰武縣互換并地已整鎮完成4個鄉鎮,整村完成56個行政村,整組完成889個村民組。全縣累計完成并地面積97萬畝,44.2萬塊地被合并成12.4萬塊,涉及農戶5.4萬戶、19.6萬人。 擔 當 “誰要覺得不公平,可以跟村干部換地,也可以向縣里舉報” 互換并地,說來容易,但要農民把耕種多年的土地拿出來重新分配絕非易事。 “為啥有人不愿意并地,我能給你講得透透的?!闭鹿排_鎮清泉村黨支部書記于喜才說,無非有三個原因,“一是多吃多占的,這是最主要原因;二是地里有水井,挨著路邊方便的;三是地里經過土地平整和改良的,地力比較好?!?/p> 在一些沒有開展互換并地的鄉鎮,于喜才的說法得到印證。 “有個別人不愿意拿出自家多的地,我這地力較好的地塊有可能會變成地力一般的,所以就不想參與?!痹诎栢l鎮阿爾鄉村,一位村民坦言。 “我們想推進,但擔心老百姓反對,再說上面也沒有硬性指標。剛開展了一年,我們想繼續觀望觀望?!迸d隆堡鄉的一位村委會主任告訴記者。 清泉村第一次召集村民代表開會,32個人里面只有3個人同意,其余全反對。 在清泉村所轄的孫家坑屯,于喜才召集村民開會,等了一個半小時都沒人來。他只好帶著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戶去請,好不容易叫來了20多人,一說讓簽字,轉眼全都散了。 “有些村干部地多,要動也得你們先動?!庇写迕耠x會前扔下話。 互換并地,不僅考驗基層干部的擔當,也是對黨群關系的一次檢驗。 從村兩委成員入手,于喜才和其他村干部帶頭將多占的土地讓出來。然后,他又帶著村民小組長,做通了幾個大戶的工作,并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戶。 “誰要覺得不公平,可以跟村干部換地,也可以向縣里舉報?!弊ヴb前,于喜才大聲表態。 “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,村干部拿著皮尺扛著錘頭滿地跑,還帶頭讓出了多占的土地,大家打心底服氣?!鼻迦宕迕裰苋f福說。 “自己打井的,補貼500到800元,平整改良過土地的,每畝補償10元。這都是大家伙商量的價格,誰也沒啥說頭?!眮砘⒋宕逯魅螐埍f。 在葦子溝鎮舊屯村會議室,懸掛著一條13聯戶代表議事廳的橫幅,橫幅下217戶村民的互換并地簽字墻十分醒目。在這里,父子、親戚、鄰里之間自愿組合成13聯戶,共抓13個大鬮兒,最大的一個鬮有35戶、303.7公頃土地。 起初,這里的互換并地并不順利。 2017年11月25日,時任代理村主任陳書成召集村民代表開會。沒想到,自家大哥陳書華第一個站起來,“誰敢動我家的地,先問問我這拳頭?!闭f罷,陳書華摔門而去,大家不歡而散。 “我大哥家的地位置好、地力強,這些年搞了小開荒,多出不少地。雖然這種現象在我們村并不少見,但我要是搞不定我哥,工作肯定開展不下去?!标悤煞浅G宄?。 “一連去了好幾次,大哥雖然門讓進,但就是不跟我說話?!辈坏靡?,陳書成把在沈陽上班的侄子叫回來一起勸。 “多出的地都沒有確權,沒有確權就沒有保障,況且你這些地也有十幾塊,平時收種管理都費勁?!?/p> “是啊,我這馬上在沈陽買房,以后您還要帶著我媽到沈陽養老,大塊地人家還搶著流轉,要是地這么散,人家連理都不理?!?/p> 就這樣,在弟弟和兒子的軟磨硬泡下,陳書華簽了字,舊屯的互換并地工作從此打開了局面。 舊屯村的15名退休老村支書、老村主任及老黨員,還組成“老年智囊團”,與村兩委成員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。 “我們不光要把具體實施方案發給大家,還要耐心講政策、講好處。同意的簽字并留下影像,不同意的我們更要記清楚,然后繼續開會討論解決方案?!?5歲的李德福當過村支書,在村里頗有些威望。 蛻 變 “光靠農機耕地、播種掙的錢,比去年一年掙的還多” 彰武縣是省級貧困縣,有184個貧困村,章古臺鎮宏豐村一度排名倒數第一。 為早日脫貧,村支書吳振生曾想引進幾個農業項目,卻遲遲難以落地?!爸跋敫阋粋€高產玉米栽培項目,需要150畝土地,跑了20多戶村民家,就因為兩戶不同意,這個項目最終沒整成?!?/p> 彰武縣慶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張慶,感受也特別深?!耙郧败嚊]少出,油沒少用,可一家好幾塊地,時間都浪費在了路上,掙不到錢?!?/p> 現在不一樣。宏豐村東頭,一塊400多畝的地原本分屬50多戶,互換并地后歸屬不到20戶。為方便種植收割,這些農戶一商量,將原本60多米長的地塊整成了200多米長。 張慶說:“今年光靠農機耕地、播種掙的錢,比去年一年掙的還多,眼下計劃再買一臺玉米收割機?!?/p> 土地成了方、連了片,流轉起來更順當。 村民劉利民在沈陽的一家鑄造廠上班。以前每天不管多晚下班,總要用手機查一下彰武的天氣預報?!按焊シN就那幾天有雨,我得提前請假回家?!狈N上了地,劉利民還擔心受旱或者水災?!俺舜蛩?,秋收時必須趕回去?!?/p> 互換并地后,劉利民家的10塊地變成了3塊,全都流轉給了玉米種植合作社。而在此之前,他想流轉土地,不是價格被壓得很低,就是人家連看都不來看。 “土地能養活人不假,但是不能把人給拴死了。你看現在啥也不用咱管,還能有穩定的收入,在外打工多安心?!眲⒗窀嬖V記者。 “終于能放開手腳,大干一場了?!闭梦淇h萬和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滕永賀說,之前受制于土地零散化,想要談合作,“必須要跟十幾家甚至幾十家農戶談,現在只需要談五六家就能流轉幾百畝土地?!?/p> 滕永賀在舊屯村推行土地托管,僅2017年就與50多戶農民簽約,流轉土地3000多畝,合作社與農戶實現了雙贏。 “我們跟農戶簽訂合同,農戶從種到收都不用管,我們保證每畝900斤的產量,農戶省去了各種農資費用,也不用擔心自然災害?!彪蕾R說。 2018年春季,彰武縣互換并地成果持續顯現。全縣新增各類大中型農機具1400余臺套,新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20個。6000余個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,增加了工資性收入?;Q并地也調動了農民建設農田基礎設施的積極性。全縣農戶自打抗旱井1200余眼、修復廢棄水井1800眼,恢復造林地塊128塊、農田林網58條。 而在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宋曉東眼里,互換并地除了讓農民增收、土地增效,還有巨大的生態效益。 固沙造林研究所駐地章古臺鎮,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,若不是屹立在此的萬畝松林,沙地早已南侵,直逼彰武腹地。 “要是控制不住,趕上大風天,這沙子半小時就能到沈陽?!彼螘詵|的話,并非危言聳聽。 互換并地前,一些村民為了多種點地,將開荒的鋤頭瞄向了林地。當地林場也曾組織護林隊,建設防護欄,但是收效不大。 互換并地后,土地產權明晰,林地耕地界限分明,被侵占的林地逐步退出?!案y能可貴的是,各村逐步恢復了之前的農田林網,正是這一道又一道的綠色屏障,困住了沙子,不僅莊稼不再遭受沙害,沙塵暴的發生率也下降了?!彼螘詵|告訴記者。 規 范 “不在賬本中的土地被收回,重新分配確權” 2017年初,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后,彰武縣實測耕地面積258萬畝,比二輪土地延包面積多出102萬畝。 這些土地從哪兒冒出來? 二輪土地延包時,有農戶為了少交農業稅,按照大畝分地、小畝記賬。據記者調研,有些村屯當時按照1000平方米算一畝,而現在667平方米是一畝,這樣就造成了合同上寫的是20畝,而實際則有三四十畝,土地登記面積不實。 此外,為了機械化收種和灌溉排洪,每隔幾十畝就會留出4到6米寬的土路?!鞍ぶ愤叺睦习傩彰磕甓喾N點,擴邊斬沿,久而久之,水渠被填平,寬路變成羊腸小道,甚至連路都找不到了?!闭梦淇h農發局局長馬志國說。 在農村,為了能多種點地,老百姓還會在灘涂、山丘、草甸、林地等地方私自開荒?!熬枚弥?,你開一畝荒,我整八分田,大家心照不宣,誰也不會主動讓出來?!彼暮铣擎傛傞L高春雙說。 與此同時,不少農村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。清泉村村民周國的女兒已經19歲,但一直沒有口糧田。在彰武縣,像這樣的情況涉及4萬多人。 “因為土地承包是包產到戶,增人不增地,減人不減地,1997年土地二次調整后地就沒有再動過?!瘪R志國說。 彰武縣將102萬畝地劃分為三類處理: 一是作為公益事業用地;二是優先解決人地矛盾;三是在二輪延包的基礎上,通過互換并地,除了分給新出生人口,還按人均增加20%到30%作為農戶確權面積。 “不在賬本中的土地被收回,重新分配確權?!背|旭說,這三項涉及土地60萬畝,其余40萬多畝確權到村集體?!巴ㄟ^互換并地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我們清查出了不少未被合理分配的土地資源,一些村組將部分土地分配給新增人口,緩解了人地矛盾,但這還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依據。此外,如何處理好這些多出來的土地,還需要做群眾工作?!?/p> “通過互換并地,我們鎮多出來7000多畝地,而各村都是發包給本村的群眾有償使用。到現在為止,6個行政村增加收入已經到賬210萬元,現在還有一部分沒收完,都收上來的話能達到300萬元,壯大了村集體經濟。這些錢可以資助困難家庭,完善公共設施,開展基層黨建活動?!备叽弘p告訴記者。 記者也了解到,互換并地完成后,原來已經確權登記的土地權屬信息,譬如農戶承包地邊界、面積等情況已改變。下一步,還需要對這些土地重新調查摸底、錄入信息、現場勘測。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崔紅志認為,互換并地,解決的是家庭承包經營后的土地細碎化問題,套用現在的說法,這種做法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,實現了土地的規?;洜I和機械化耕作,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。 在崔紅志看來,“互換并地后,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沒有變化,誰家的地還是誰家的。也有的地方把連片的土地流轉或入股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如家庭農場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農業企業等。這種情況下,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擁有經營權?!?/p> “鄉親們咱想想看,現在土地連成片,機械種來機械收,現代農業有多牛?!痹谌斪訙湘偼脸亲哟?,“馬家小劇團”團長劉榮自編自演的快板,可謂互換并地成效的一種寫照。 制圖:郭 祥 |

